2025年6月27-28日,由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中国分会主办的 2025 CBA-China 年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立足国际视野及产业高度,以创新为引领,围绕全球最新监管动态、新技术/AI革新及成果转化、先进治疗技术、药物创新开发、全球药物开发策略、新兴市场出海布局等前沿热门话题,共同探索前沿技术创新与全球医药合作,促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及未来产业发展,推动全球健康事业新发展。
创思立信作为行业领先的生命科学本地化服务供应商,受邀主持了本次“减重药物开发策略论坛”圆桌论坛,携手6位重量级嘉宾,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思想盛宴!

(创思立信北美战略合作负责人 Luna 左一)
在论坛的第一部分,嘉宾们分别分享了观点:当减重药疗效的评价标准从单一的“体重减少”转向更加综合的“减重质量”时,这一转变将对监管标准、临床试验设计、BD策略及生产流程带来深远影响。讨论中也提到,未来FDA或NMPA是否可能将“肌肉保留率”纳入核心评估指标,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随后的讨论中,嘉宾们重点解读了礼来在ADA大会上公布的重磅研究成果:Bimagrumab联合司美格鲁肽治疗48周后,患者脂肪量下降10.8%的同时肌肉量反而增加2.5%。这一突破性发现彻底颠覆了传统认知,引发了关于”GLP-1+肌肉代谢保护”联合疗法将成为未来研发趋势的热烈讨论。

本次圆桌讨论不仅聚焦科学前沿与监管动态,更为药企布局减重赛道提供了战略性洞见。随着全球肥胖人群突破30亿且90%合并代谢疾病,减重药物市场已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GLP-1类药物2024年全球销售额突破50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超过378亿元,而兼具“减重质量”与代谢综合获益的多靶点药物正在重塑治疗范式。
通过本次讨论,嘉宾们的观点让与会嘉宾清晰地看到减重创新药从实验室到患者需要跨越的五大关键挑战:
- 研发端需平衡疗效与毒性;
- 生产端面临复杂工艺挑战;
- 监管端中美标准差异显著;
- 临床端需优化患者依从性;
- 商业化端陷入专利悬崖与产能困局。
面对前路挑战重重,中国创新力量正在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
-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凭借15.4%的减重率和73.3%的肝脏脂肪下降率领跑临床研究;
- 翰森制药近期与再生元达成总额约20亿美元的跨国授权协议;
- 模块化工厂与连续工艺的应用实现了产能提升与成本优化的双重突破。
创思立信北美战略合作负责人Luna认为:“减重药的未来局面将是‘代谢健康’的生态竞争,而中国医药界的同仁正在这条难而正确的路上砥砺前行:外科专家重新定义治疗边界,监管专家推动中美标准互认,生产企业革新工艺技术,创新药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每一个环节的突破都在拉近创新疗法与全球30亿患者的距离。作为专业本地化服务供应商,EC Innovations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通过扫清技术文件和监管沟通的障碍,助力中国减重创新登上世界舞台,让’中国方案’成为解决全球肥胖危机的破局之钥。”
关于 CBA
CBA是美国最大的华人生物医药专业技术协会之一,迄今为止已有近30年历史。CBA成员遍布世界各地,以及生物医药行业的各个领域和层级,其通过协会平台建立起了广泛的行业联系。CBA成员的积极影响无处不在,他们利用国际人脉资源优势,为人类生命健康行业发展贡献着力量。
关于创思立信
创思立信(EC Innovations) 是一家专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产品本地化和国际化服务的集团公司,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与服务水平,连续多年跻身业内“全球50强”榜单。自1997年成立以来,公司已在全球设立14个战略分支机构,面向全球主要经济体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为出海企业提供服务一流、质量一流、技术驱动、价值最优的专业本地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快速拓展国际市场。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EC Innovations 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