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国际化加速,2025年最值得药企关注的7种出海模式

国内医药市场虽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竞争格局愈发激烈,这促使众多药企将视野拓展至国际市场,积极探寻全球化发展的新路径。对药企而言,出海也不是单纯的跨地域销售,而是全价值链的转型。那么,你了解药企的出海模式有哪些吗?

目前,创新药借助 License-out NewCo 模式加速进军欧美市场,但自主出海的规模化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创新药及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通常面临长周期、高投入的挑战,同时还要应对各国严格的监管政策、复杂的市场准入规则以及多元化的文化与商业环境。

创新药出海

安永:药企出海7种模式对比

药企出海七种主要模式解读

1. 出口

出口是医药出海最基础的方式,主要适用于仿制药原料药领域。企业凭借国内的低成本优势,将产品推向海外市场,操作相对简单且风险较低。然而,这种模式下品牌积累和市场掌控能力有限,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2. 借船出海

“借船出海” 模式通过与跨国药企或成熟平台合作,以 License-out 的方式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借助合作伙伴的市场渠道和监管经验,产品能够迅速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市场准入速度。但企业需要与合作方共享部分核心技术和品牌权益,对自身技术和品牌的控制力会有所减弱。

3. NewCo

NewCo 模式下,药企与国际资本合作,在目标市场设立独立公司,专注于产品研发、注册及商业化运作。这种模式不仅能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市场试验平台,还能通过股权参与锁定未来的收益。它是一种在出海风险、回报和控制权之间进行平衡的创新手段,适合有国际化拓展需求的企业。

4. 分离子公司

分离子公司模式是指企业将创新业务独立设立子公司,专注于核心管线的国际化运营。这种方式赋予子公司高度的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加专注于创新业务的发展。但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管理和运营能力,否则难以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优势。

5. 并购出海

海外并购是企业通过收购海外企业或资产,快速获取目标市场的准入能力、先进技术或成熟渠道。这种模式能够实现跨境资源整合,缩短出海时间并提升市场份额。然而,并购需要巨额资本支持,同时伴随着整合难题文化差异风险,对企业的管理和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6. 自主出海

自主出海模式要求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构建从研发、注册、生产到销售的全价值链,掌控全面国际市场。这种模式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充分展现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价值,获取更高的利润空间。但它对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能力要求极高,且面临较高的风险和挑战。

7. 平台出海

平台出海模式通过建立或利用现有的海外平台,为自身及其他药企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持。这种模式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效应,整个优化产业生态。同时,它还能推动企业间的跨境合作与市场拓展,为医药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语

总体来看,企业在选择出海模式时,应结合自身产品管线特点、资源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灵活决策。在当前复杂的资本环境和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背景下,License-out 和 NewCo 模式因其低风险、快速切入市场的优势,成为众多企业的热门选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实现全价值链自主运营仍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目标。通过持续整合全球资源、优化运营体系,中国药企正在逐步开辟一条契合国际市场需求的出海新路径,为全球医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你看好中国创新药的出海前景吗?欢迎与我们一起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完整、准确且始终为最新。如有不妥之处恳请指出。

推荐阅读:

创新药也“卷”起来?盘点热门赛道与出海模式


关于创思立信生命科学

EC Innovations (创思立信集团)为全球领先的医疗与生命科学公司提供了超过 27 年的专业翻译服务,是众多世界级生命科学公司的优选语言服务供应商。我们专注为客户提供生物技术、制药、临床诊断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翻译和本地化解决方案,eCTD 申报和国际药政咨询服务。

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EC Innovations 生命科学与医药翻译

滚动至顶部
Baidu
map